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倒五千年前。苗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气候温和。 苗族主要靠种植业为生,以大米为主食,饮食习惯近于汉人。贵州
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倒五千年前。苗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气候温和。
苗族主要靠种植业为生,以大米为主食,饮食习惯近于汉人。贵州黔东南的苗族人在清代时种耐寒的糯谷,全年多吃糯米饭。
清代《黔南识略》载:“镇远府,黑苗,族大寨广,勤耕作,种糯谷。”“苗人惟食糯米。”
清代田雯《黔书》载,苗人“凡渔猎所获,咸糜于一器,名曰‘菜’,珍为异味,愈久愈贵,问其富,则曰藏几世矣。”这是说,苗人以保存食物年头多少论贫富。苗人的蔬菜也多采取腌制的方法保存,并形成了酸食的传统。
苗族普遍采用腌制法保存食物,鸡、鸭、鱼、肉、蔬菜都喜欢腌成酸味的,另称腌制食品的坛子为酸坛。
苗族做菜喜欢放酸汤,做成酸味菜肴。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发酵而成。除了酸味外,苗人也喜辣,并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
苗族肉食多来自产家畜、家禽,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蔬菜主要是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等,豆制品也颇常见。
苗族人喜爱饮酒,酿酒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黔南识略》载,乾隆年间,黔东苗族就常“吹笙置酒以为乐”。日常饮料则以油茶最为普遍。
苗族好客,常杀鸡宰鸭招待客人,并习惯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年纪最长的客人,鸡腿则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要分鸡心,由年纪最长的主人把鸡心夹给客人,再由客人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客人若不能喝酒,可以事先明言,主人亦不会勉强。
苗族人喜食竹板烤鱼。相传有位苗家老乡劳作休息时,捉了几条鱼打算做午餐,可是在山林里无锅煮鱼。于是他将竹子劈开,将鱼放在劈开的竹板上用火烤制。
后来发现,这种做法不仅保留了鱼的鲜美,而且添加了竹子特有的清香,由此发明了竹板烤鱼。苗族人上山劳作时,时常会抓鱼做竹板鱼。
稻香白切鸡是苗菜中的上品,一般用于招待贵客。制作时,需选用嫩公鸡(鸡太老则不能与米同熟),宰杀干净后,整只放入沙锅内,加入干辣椒、大蒜及生姜,等水烧开后,撇去汤上的浮沫,倒入大米,用小火烹煮。至粥稠鸡熟后,把鸡捞出,剁块装碗,另用煳辣椒捣碎后加醋制成汁,洒在其上,即可食用。
中国的博大精深,多重民族的色彩,悠久的文化底蕴,苗族的食文化是否给您带来思故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