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科大食品学院组织的“食品文化发现之旅”专业践学活动进行了一年成果展示,并启动了别开生面的暑期“舌尖旅行”。展示中,13份由学子们从五湖四海搜集来的美食作品,覆盖了草原、山林、盆地各地食材,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广东各地名吃竞相角
近日,天津科大食品学院组织的“食品文化发现之旅”专业践学活动进行了一年成果展示,并启动了别开生面的暑期“舌尖旅行”。展示中,13份由学子们从五湖四海搜集来的美食作品,覆盖了草原、山林、盆地各地食材,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广东各地名吃竞相角逐。
一年前,天津科大食品工程学院2010级学子们一呼百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开展了“食品文化发现之旅”专业践学活动。同正在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一样,191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组成4至7人的参赛小组,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六个研究方向的40余名专家教授指导下,选定所要研究的饮食主题或者食品元素,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契机,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对中国各地美食小吃从食品工艺、食品成分、食品营养学等专业角度展开调研。
有的同学在活动中,希望把坚果和蒙族的奶豆腐融合,为了了解奶豆腐的制作工艺,大家在暑假期间来到了蒙族同学的家,蒙古族妈妈手把手教会同学们制作方法,大家回到实验室把自然发酵改成有控制的特定菌种发酵,做出了相似的奶豆腐,让大家在兴奋雀跃的同时,体会到动手实践的魅力;蓟县人喜爱的小吃“碗坨”在外地同学眼中看来很陌生,开学后蓟县同学就从家里带来“碗坨”,同学们尝了之后纷纷期待暑假一起去蓟县探访这种荞面做成的凉拌食品;潘季辰、丁健、李永祥、牛洁琳等同学认真钻研所完成的《莜面文化研究》,获得了康师傅文化类创新研究奖。
食品学院学生会主席朱延伟说,“食品文化发现之旅”专业践学活动的应运而生,是食品专业育人的必然需求,也是同学们共同的心愿。“我们理应挖掘、传承祖国食品文化,体味并弘扬中国食品所特有的民族气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