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1993年10月25日 Since Oct.25,1993
ChinESE Food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所有分类
  
文化寻根: 举岩茶传承人胡招余 希望把“国遗”变“世遗”
来源:未知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07-14 | 15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金华北山鹿田村一带,群山环绕,水库含翠,加上常年云雾缭绕,被人们形象的称为“仙境”。这块风水宝地生产着一种茶叶,叫举岩茶,曾被列为明朝的贡品。如今,举岩茶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遗的传承人胡招余依然用他一生的追求,坚守着举岩茶
在金华北山鹿田村一带,群山环绕,水库含翠,加上常年云雾缭绕,被人们形象的称为“仙境”。这块风水宝地生产着一种茶叶,叫举岩茶,曾被列为明朝的贡品。如今,举岩茶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遗的传承人胡招余依然用他一生的追求,坚守着举岩茶的独特炒制技艺。他说,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世界非文化遗产,是他最大的心愿。    
4月7日上午,在有着800米海拔的鹿天村茶园里,浙江采云间茶叶有限公司的采茶姑娘们已经倘佯在茶山的碧波中,手指像蝴蝶般翻飞,一片片“举岩”嫩芽被轻轻摘下,飞入茶篓中,这是今年举岩茶首次开摘。    
 姑娘们采来的首批鲜茶被送到了这个人的手中,别看他腿脚不方便,耳朵也有些聋,这可婺州举岩茶的第17代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人胡招余。尽管75岁了,可手上的功夫一点不减当年。据胡招余介绍,婺州举岩茶经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是婺州举岩茶的基本制作过程,与杭州龙井相比,举岩茶的炒制技艺相差不大,在举岩茶的制作过程中,焙炒是关键工序,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了婺州举岩茶独特的制作工艺。      
据考证,婺州举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唐宋时期逐渐名声远播,在明朝和清代中期达到鼎盛。当年朱元璋、胡大海、常守春带兵打仗,就是驻扎在鹿田村,喝的就是举岩茶。胡招余从小生长在这里,喝的是举岩茶,做的也是举岩茶,举岩茶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变迁,婺州举岩贡茶的制作技艺在清代末期濒临失传。上世纪世纪七十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和对民间炒茶人的寻访,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使这一古老名茶终于获得重生。2008年,举岩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胡招余也因传承了举岩茶的炒制技艺,被评为举岩茶“国遗”项目传承人。为了传承手工炒茶技艺,胡招余带了一大帮徒弟,算起来有40个人。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的许永辉就是胡招余的徒弟之一。     
 胡招余说,以前举岩茶产量不高,导致许多金华当地人都喝不到正宗的举岩茶。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得到彻底改变。2006年,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商标转让和注资,取得了婺州举岩贡茶的经营权。如今,通过技术改造和大批量种茶,在鹿湖周围,已经有500亩的举岩茶种植面积,同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将传统与现代工艺进行结合,品质不变,口味更好。2008年,举岩茶还作为中国名茶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收藏。同一年,“婺州举岩”贡茶被作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2月,婺州举岩顺利入驻世博会并获得了“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经把举岩茶与龙井茶进行捆绑,向国家文化部及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递交了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胡招余感慨地说,老茶发新芽,举岩茶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他三生有幸了。 蔡文耀  陈俊  师锋涛

本会动态
会员天地
行业信息
标准规范
学术研究
国际交流
会展活动
建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