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产品是大多群众的主要副食品之一,确保其质量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作,作为负责把好这一重要关口的商务部门,责任重大。在市委、市政府公布的2012年“十项民生工程”中,市商务局承担着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日前,就如何圆满完成“十项民生工程”中的工作
猪肉产品是大多群众的主要副食品之一,确保其质量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作,作为负责把好这一重要关口的商务部门,责任重大。在市委、市政府公布的2012年“十项民生工程”中,市商务局承担着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日前,就如何圆满完成“十项民生工程”中的工作任务,记者采访了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书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猪肉产品的安全与否关系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年,市商务部门将把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不仅要抓实抓细,而且要抓出实效,最终确保广大群众的食肉安全。”在接受采访时,张书杰没有多余的客套话,直奔主题。
张书杰告诉记者,市商务局班子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要求相关科室今年按照省、市部署,重点做好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生猪屠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生猪屠宰监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全市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放心。
据张书杰介绍,为从根本上解决生猪屠宰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低,企业多、小、散、乱的现象,消除一些达不到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屠宰企业违法违规生产,不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给肉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隐患,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市商务部门及各县(市)成立了审核清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当地的审核清理工作。在审核清理过程中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控制总量、适当集中,提高水平、扩大外销,保证质量、保护环境的原则,严格按照企业自查、县级初审、企业提交书面申请、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现场审核、向市政府提交审核清理意见、报省商务厅复审复函、媒体公示、颁发许可证书、商务部网站备案的程序开展。目前,企业自查和县级初审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回收请求换证企业书面申请。
在具体工作中,市商务部门着力构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肉品安全保障水平。为了确保猪肉产品安全放心,市商务部门一是抓好对人的培训;二是根据相关规章统一制定了17项岗位责任制度,要求各环节各岗位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三是统一印制了生猪进厂验收登记台账、生猪产品购销登记台账、检出不合格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登记台账,全面记录生猪产地来源、检疫检验、产品流向、无害化处理情况及各环节责任人等内容,真正实现了猪肉产品在屠宰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市商务部门还着力构建生猪屠宰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引导加强行业自律,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市生猪屠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市商务部门印发了《许昌市生猪屠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全市4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了生猪屠宰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其内容涵盖企业基础信息、企业人员信息、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资信信息、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等内容。我市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符合行业实际的生猪屠宰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查询制度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通过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建立,消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食品不安全因素,强化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维护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促进生猪屠宰行业稳定有序发展,确保群众食肉安全。
同时,市商务部门着力构建长效监管体系,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完备长效的监管体系是“放心肉工程”的基础,商务部门抓住国家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契机,印发了《许昌市商务局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利用国家奖励资金,市、县(市)都建立了统一、规范、高效的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全部实现了基本队伍、基本设施、基本装备、基本制度四落实,建立健全了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规范化办案制度。为完善屠宰长效监管体系,商务部门还印发了《关于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实行驻厂(场)监管的通知》,统一印制了《定点屠宰企业驻厂监管情况记录表》,在全市范围内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实行驻厂监管制度,督促屠宰企业认证落实生猪屠宰环节相关肉品质量安全制度与标准,确保出厂肉品安全放心。制定了生猪屠宰市场日常巡查制度,对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加强巡查,查处取缔生猪私屠滥宰窝点、生猪注水窝点,维护健康有序的生猪屠宰市场秩序。
在采访的最后,张书杰信心十足地表示:“三个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必将使我市生猪定点屠宰厂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企业经营更加规范有序,监管手段更加完善到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商务部门将认真负责地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构筑强有力的食品安全防线,让‘放心肉’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让全市人民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