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1993年10月25日 Since Oct.25,1993
ChinESE Food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所有分类
  
本会动态
公众科普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来源:未知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07-14 | 49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的消费者,正如为食品安全防线加上最后一道严密的关卡。 近几年我国的进口食品销量逐渐增大,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标签、标志不符就是问题之一,一些食品添加剂,很多进口食品不按规定如实在外包装上标出,消费者不知情。一些网上销售或代购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的消费者,正如为食品安全防线加上最后一道严密的关卡。
近几年我国的进口食品销量逐渐增大,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标签、标志不符就是问题之一,一些食品添加剂,很多进口食品不按规定如实在外包装上标出,消费者不知情。一些网上销售或代购的进口食品,经过举报稽查发现,有的是国产品假冒的,有的则是走私过来,没有相关合法手续。消费者因为无知而上当受骗的事例不胜枚举。
权威的公众科普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食品信息安全则是整个食品安全事业的重要基石之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蓓蕾教授就曾指出,公众科普是食品安全的基石,是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当前,食品安全政策与法规等相关工作正逐步完善,相应的技术层面的工作也在多方面开展。由于食品是百姓一日不可缺的食物来源,关注度极高。因此,加强公众科普意义重大,也是将食品安全防线前移的重要环节。
在食品安全建设走在我们前面的发达国家,欧美等国政府都高度关注公众科普,特别是在科普资源的开发方面投入巨大。而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才得到空前重视,科普工作方兴未艾,国家对食品安全信息科普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就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来说,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尚未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其次,缺乏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科普信息库;再者,食品安全日常科普不到位,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铺垫,而且未能将食品安全应急科普和日常生活中的科普有机结合;以及,没有有效规范媒体平台发布应急信息的行为,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信息发放的出口多且杂,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增加了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度。
要切实改变消费者知识匮乏、信息不足的状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不过,首先就需要政府组织权威专家力量进行权威的社会科普引领宣传主流。
我很高兴看到,如今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切实的行动。上周末,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宣布启动“进口食品安全公益项目”,首站选在望京花家地北里社区。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进口食品,如何防止买到假冒进口食品?针对目前很多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协会邀请北京检验检疫局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就进口食品安全,通过由公益大使现场互动问答进口食品,帮助社区居民客观了解进口食品的实用知识。
知道得越多,辨别能力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的消费者,正如为食品安全防线加上最后一道严密的关卡。一旦消费者都有了“火眼金睛”,各种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自然就无所遁形了。
会员天地
行业信息
标准规范
学术研究
国际交流
会展活动
建党活动